Vol.058 我最喜欢的人生建议文章

内容不断更新,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

zhuce.jpg

我每当迷茫或是做重要决定的时候,我都会重读我最喜欢的人生建议文章,这样做有几个好处:

  • 它帮助我进入正确的心态。
  • 最好的文章充满了有用的建议,每次我读它们时我都会发现新的有趣的部分。
  • 很多好的建议容易理解,但实践起来却很难。所以,为了从中获得最大的益处,你应该找到最能引起你共鸣的版本,然后经常重读以确保自己坚持下去。

本次主题策展我收集了我最喜欢的文章,供大家重读。会持续更新,直到找到更多精彩的文章。也欢迎大家投稿~~~

一、保罗·格雷厄姆《人生苦短》

激励自己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事情上:

有了孩子,我学会了如何将时间这个连续量转化为离散量。你只有52个周末可以和你两岁的孩子在一起。如果说“神奇的圣诞节”从3岁持续到10岁,你只能看着你的孩子体验8次。虽然像时间这样的连续量很难说多少是多多少少,但8个也不算多。如果你只有一把8颗花生,或者一书架上有8本书可供选择,那么无论你的寿命有多长,这些数量肯定显得有限。

好吧,生命其实很短暂。知道这一点有什么区别吗?

对我来说确实如此。这意味着“人生苦短,无暇顾及某事”这种论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。“人生苦短,无暇顾及某事”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,也不仅仅是“烦人”的同义词。如果你发现自己觉得人生苦短,无暇顾及某事,你应该尽可能地消除这种想法。

当我问自己,人生苦短,究竟有什么事让我如此无所适从时,脑海里蹦出一个词:“胡扯”。我意识到这个答案有点重复。胡扯的定义几乎就是:人生苦短,无暇顾及那些事。

如果你扪心自问,自己把时间都花在了哪些无聊的事情上,你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。不必要的会议、毫无意义的争吵、官僚主义、故作姿态、处理别人的错误、交通堵塞、令人上瘾却毫无回报的消遣。

我发现,除非我保持警惕,否则生活中的胡扯只会越来越多。时不时地重读《人生苦短》会给我动力,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,以及如何减少生活中的胡扯。

二、理查德·汉明:《你和你的研究》

Hamming观察的伟大科学家数量几乎和 Sam Altman 观察创始人的数量一样多。他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结论:

一开始我问化学里重要的问题是什么,然后问他们正在研究什么重要的问题,或者哪些问题可能带来重要的结果。有一天我问:“如果他们研究的东西不重要,而且不太可能带来重要的结果,那他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它们呢?” 之后我不得不和工程师们一起吃饭!

大约四个月后,我的朋友在走廊里拦住我,说我的问题让他很困扰。他整个夏天都在思考他所在领域的重要问题,虽然没有改变他的研究方向,但他认为这非常值得。我谢过他,继续往前走。几周后,我注意到他被任命为系主任。多年后,他成为了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。唯一一个能听到这个问题的人后来做出了重要的事情,而其他人——据我所知——都没有做出任何值得公众关注的事情。

……有些人工作时敞开大门,路人一览无余,而另一些人则小心翼翼地避免打扰。敞开大门的人每天​​完成的工作更少,而关上大门的人往往不知道该做什么,也难以找到解决“清单”上某个问题缺失环节的线索。我无法证明敞开的大门会带来开放的思维,反之亦然。我只能观察到两者之间的关联。我猜想,两者之间相互促进,敞开的大门比关上的大门更有可能引导你找到重要的问题。

我花了很多年才注意到另一个特质,那就是容忍模糊性的能力。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就是真理;但也有一些人怀疑一切。如果你相信太多,你就不太可能找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领域的全新观点;而如果你怀疑太多,你就什么也做不了。在相信你所学到的东西和同时怀疑事物之间,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。巨大的进步通常需要改变视角,突破该领域的标准。

当你学习新知识时,你需要从多方面思考和审视它们。通过多种方式将它们与你已知的知识联系起来……你以后就能在不寻常的情况下重新获得它们。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,每次学到新东西,都应该给它加上“钩子”。这是额外努力、更深入学习、更努力的另一种体现,这似乎是伟大科学家的特质。

哈明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物,他具备以下特点:

(a) 他本人就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;

(b) 他对于他人的伟大之处充满好奇和思考;

(c) 他对自己的观察诚实而开放(看起来是这样)。

三、你事业的上限究竟在哪里 ?

好的文字和思想是不会随着时间而消退的,而我们普通人的大部分问题,其实都是有标准答案的。这是非常经典的文章,也是哈佛商业评论史上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,于1999年发表,作者是已故的“管理学之父”彼得·德鲁克。

本文原题为《Managing Oneself(管理自己)》,也称为自我管理8大法则,刊登在十几年前(2005)的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上,据说是 HBR创刊后重印次数最多的文章。

德鲁克认为在现在的环境下,大多数公司是不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负责的。因此,对于知识工作者或者脑力劳动者来说,要自己做自己的CEO。这篇文章主要从以下8个方面阐述了「管理自己」的方法,非常底层且实用,很适合定期拿出来重读,每次都会有新的感想。

文章很长,但值得你花时间精力去阅读理解,审视自身。

四、做自己人生的CEO

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:如果你有雄心,又不乏智慧,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,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。

不过,有了机会,也就有了责任。今天的公司并不怎么管员工的职业发展;实际上,知识工作者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。你应该在公司中开辟自己的天地,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路,并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、干出实绩。

要做好这些事情,你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——不仅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也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,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、自己又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。因为只有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,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。

五、如何获得成功

山姆·奥特曼,《如何获得成功》。山姆可能比地球上的任何人都更仔细地观察过更多成功人士,而他给出的建议也正如你所期望的那样好。

专注是工作的力量倍增器。

我遇到的几乎每个人都应该多花点时间思考该专注于什么。做正确的事情比长时间工作重要得多。大多数人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。

一旦你想好了要做什么,就一定要全力以赴,快速完成你那几项优先事项。我还没见过行动迟缓却非常成功的人。

几乎总是那些说“我要坚持下去,直到成功为止,无论面临什么挑战,我都要解决”并真心实意的人最终都会成功。他们坚持的时间足够长,以至于给了自己一个好运降临的机会。

……要想任性,你必须乐观——希望这是一种可以通过练习而提升的性格特质。我从未见过一个悲观的人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。

这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,所以尤其值得重读!

六、内特·苏亚雷斯:运动中的休息

许多人似乎认为“良好”的存在状态,即“地面”状态,是一种放松的状态,一种休息很多而行动很少的状态。因为他们认为基态是放松状态,所以他们表现得好像维持任何其他状态都需要努力,需要痛苦。

这是我曾经经常陷入的故障模式。我会将我的工作建模为需要完成的有限任务流。我会想,“一旦我洗完衣服,买了新鞋,买完了杂货店,修复了代码中的错误,完成了大重构,一切都会井井有条,我就可以休息了。在这种心态下,每封新邮件进入我的收件箱,在我的代码中发现的每一个新错误,我的每一个磨损并需要维修的工具,都会对我造成伤害。

我将我的工作建模为有限,休息状态是所有任务都完成的状态,因此每一项新任务都会将我推离宝贵的休息状态,让我疲惫不堪。

但需要完成的工作不是有限的任务清单,而是永无止境的潮流。衣服总是被磨损,食物总是被吃掉,代码总是在运动。目标不是完成摆在你面前的所有工作;因为这是不可能的。目标只是完成工作。与其费力到达溪流的尽头,不如专注于沿着溪流移动。

一个非常有用的提醒,提醒我们思考时间管理的正确方法!

此主题策展会不断的完善和更新,祝阅读愉快~~~

点击查看社群介绍→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,您只需要把它找到,用就行了!

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,前1000名199元终身,后涨价到399元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,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

vip.jpg

点赞109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