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H648】大卫·邓宁:我们都是自信的傻瓜

【H648】大卫·邓宁:我们都是自信的傻瓜—谬之阅览室
【H648】大卫·邓宁:我们都是自信的傻瓜
此内容为付费阅读,请付费后查看
3.9
立即购买
未登录!建议您登陆购买可保存订单,永久查看!
付费阅读
已售 924

内容不断更新,建议购买会员永久查看

zhuce.jpg

这篇文章由心理学家大卫·邓宁(David Dunning)撰写,发表于 2014 年,核心解释了:为什么很多人对自己无知毫无察觉,甚至自信满满。

文章以美国脱口秀节目《吉米·坎摩尔直播秀》的街头恶作剧为引子,展示了人们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,依然能一本正经地发表看法。

  1. 无知让人自信

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。越是不懂的人,越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。这种现象被称为“邓宁-克鲁格效应”。 比如,节目组问路人对根本不存在的乐队怎么看,很多人都能侃侃而谈,毫无察觉自己其实一无所知。

  1. 我们的大脑喜欢填补空白

人的思维习惯于用已有的经验、直觉、甚至错误的知识来解释新问题。比如,很多人以为进化是动物“主动”变强,其实进化是被动的、随机的,但这种“主动变强”的说法听起来更顺理成章,所以更容易被接受。

  1. 教育未必能消除误解,反而可能加深自信

学习新知识后,人们对错误理解的自信也会增加。比如,学生学了进化论后,对正确和错误的观点都更有信心,但“我不知道”这种回答反而更少了。

  1. 动机和信念影响认知

人们会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核心信念。即使面对新事实,也会倾向于选择性接受,维护自我认同。比如,政治立场会影响人们对同一事件的判断。

  1. 错误知识的危害

这些“自信的无知”不仅仅是个人问题,还会影响社会决策,比如金融危机、公共政策等。

这篇文章最大的启发是:我们每个人都容易陷入“自信的无知”,并且很难自觉发现。真正的智慧不是知道得多,而是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,敢于说“我不知道”。 只有不断质疑自己、主动寻求不同观点,才能避免被错误的自信带偏。这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关键,也是社会理性决策的基础。

【点击查看社群介绍】这个世界一切都有了,您只需要把它找到,用就行了!

隐藏内容为会员内容,想改变先学会付费。先看免费内容,有收获再付费。前1000名199元终身,满额后改为年费,终身涨价到399元。会员务必加微信,拉入群内分享更多精彩内容。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所有成功都是系统化,而一切失败都是碎片式

vip.jpg

点赞7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快捷回复

    暂无评论内容